为了纪念“5·23”讲话发表74周年,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5月18日—20日,由中共咸阳市委宣传部、咸阳市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共旬邑县委、旬邑县政府协办的咸阳市百名艺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走进马栏大型采风综艺活动,在旬邑县马栏干部学院隆重举行。我院《咸阳学苑》主编李祝喜副教授应邀全程参与代表团的各项活动,并在座谈会上发言。
5月18日上午,旬邑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郭凯峰代表中共旬邑县委、县政府致欢迎辞,随后,在《飞扬的节拍》演出中该项活动拉开帷幕。《把一切献给党》、《父亲》、《夕阳情》、《欢乐恰恰恰》等一系列佳品绝作将演出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市书法家协会邓宇春主席、市美术家协会成中艾主席、市文联党组书记贾黎明等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分别向旬邑县道德模范、先进个人和旬邑县委县政府们赠送了书法、绘画和剪纸作品。
5月19日上午,全体参会代表在咸阳市文联党组书记贾黎明的带领下,列队高唱红歌参观马栏革命纪念馆,深切缅怀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下午,代表们听取了陕西省文联副主席禹剑峰作的文艺理论专题报告。禹主席纵论近年西方的文化侵略阴谋,痛陈当代个别作家向西方文化献媚的不良倾向,解析华阴老腔等传统艺术如何承传的内外因素。他又以陈忠实的《白鹿原》为例,感言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恪守道德,立足传统、坚守社会主义文艺阵地,艺术家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创作出“接地气”、具有大气魄、彰显文化自信,弘扬社会正能量;代表老百姓心声,无愧于我们时代与人民的史诗性作品。
5月20日上午,我院《咸阳学苑》主编李祝喜副教授出席了咸阳百名文艺家代表座谈会,他以司马迁、曹雪芹、鲁迅、史铁生为例,引用宋代大儒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感言要想成为一名优秀作家,一定既要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含英咀华,又要对借鉴吸纳国外一切优秀文化遗产。会上,他介绍我院曾培养了耿翔、王永杰、董信义等知名作家,以及由著名作家贾平凹题名的《咸阳学苑》改刊后的办刊情况,强调《咸阳学苑》将突出人文性、地域性与审美性,在大学生中积极发现培养文学爱好者,为咸阳作家与评论家搭建良性互动平台;最后,他特别谈到这次参会前曾受学院领导的委托,向与会代表详细介绍了当前我院立足咸阳、整合资源、服务社会的改革措施,对新近成立的“关中地域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陕西当代文艺批评研究中心”、“西咸新媒体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予以重点推介,并诚邀咸阳文化艺术界各位专家与我院深入合作,共同携手竭力打造咸阳乃至陕西文化名牌。
与会期间,全体人员参观了马栏革命纪念馆,关中特委马家堡,并去唐家大院、石门等地采风。代表们集体学习党章,共产党员在红色老区重新进行宣誓,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联欢晚会。全体参会成员经过为时三天的采风、参观和培训,他们倍感经历了一次触及灵魂的深度洗礼,大家精神饱满、热情高涨,纷纷表示一定要坚持文艺扎根生活,服务人民群众的方针,创作出更多精品,为大力发展繁荣咸阳的文化文艺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