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光明日报》第十三版刊发了我院教师李丽博士的文学评论文章《如何安然地老去——非虚构文学空巢>创作价值探析》(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6-10/24/nw.D110000gmrb_20161024_1-13.htm)。
《空巢——乡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启示录》是中国作协会员、湖南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湖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彭晓玲的最新作品。作者历时两年,跑遍8省市13个县市区,采访近70余名老者,选取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48人,并根据不同区域老人最鲜明的生活特征进行了分类叙述。李丽博士在发表于《光明日报》的这篇文学评论文章中写到,在近乎全景式的乡村图景书写中,作品真实细致地展示了空巢老人这一典型社会群体的生活百态。非虚构文学以描摹存在的方式,表达出深广的人道情怀,启示人们去思考一个重大的命题,即“人如何能够尊严、安然地老去”。督促全社会从观念、行动到保障体系各个层面都应尽最大的努力,为所有必然老去的生命营造一个有尊严的明天。
李丽老师是我院现当代文学教研室讲师,现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文学专业,师从著名儿童文学专家王泉根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及儿童文学方向的研究。近年来,在《光明日报》《文艺报》《海南师范大学学报》《宁夏社会科学》《博览群书》《朔方》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