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正文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两汉文学
发布时间:2017-02-25   点击数:

第二编两汉文学
秦代历时短促,现在能看到的仅仅是秦始皇巡行各地时,李斯(李斯《上书秦王》(《谏逐客书》)等人撰写的刻在山石之上的歌功颂德的文字,多为四言韵文,间杂以不规则的长短句,对后世的碑志文有一定的影响。

西汉文学繁荣,主要成果是赋、散文的乐府诗。最著名的赋家是杨雄。

一、汉赋

“赋”,原是《诗经》表现手法之一,汉代成为一种新文体。“不歌而诵谓之赋”,韵文和散文的结合体,铺叙是它重要的写作特点。它形成、发展于汉代,并在汉代成熟并达到鼎盛,故曰堪称汉代文学标志的新文体。
汉赋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主要作家。

形成期(汉初---汉武帝)多为书写悲愤之情的“骚体赋”,有贾谊《吊屈原赋》, 枚乘《七发》等。

全盛期(汉武帝---顺帝)多为歌功颂德的长篇“大赋”,有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赋》,班固的《两都赋》和杨雄的《甘泉赋》等。

转变期(汉顺帝---汉末)多为篇幅较小的抒情“小赋”,有张衡《二京赋》,蔡邕《述行赋》等。
“汉赋四大家”是:杨雄、司马相如、班固、张衡。

二、西汉的散文

1、政论散文:政略家的策论,重在解决当时的社会政治问题。

它也不亚于韵文,贾谊的《过秦论》、《陈治安策》,晁错的《论贵粟疏》,刘向的《说苑》等,都是西汉的散文名篇。东汉以后,政论文成就不如西汉,较重要作家作品有王充《论衡》、王符《潜夫论》、仲长统《昌言》等。

2、史记散文

1)司马迁的《史记》,为开创我国传记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是汉代散文的最高成就。第一部通史:上起轩辕黄帝,下至武帝太初年间,纵贯三千年。《史记》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影响《史记》创作的几个因素:

1)史官家庭的熏陶,太史令的便利,打下了坚实的文字和史料基础;

2)三次远游,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收集了许多民间史料;

3)“李陵之祸”使其认识到武帝的横暴、法吏的残忍和上层社会的冷酷,增加了思想的进步性和倾向性。

攻读、游历、遗命、蒙辱,这种特殊的生活遭际人生道路,成就了司马迁的史才、史德、史胆、史识,使他具备了完成伟大历史巨著的主客观条件,创造出了充满生机、活力、浪漫精神和斗争精神的千古不朽的杰作。

《史记》的宗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艺术表现:①善序事理:采用“互见法”,以人系事,注重叙事方法,讲究结构艺术。②善写人物:善抓住人物性格特征,或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同时倾注了强烈感情,使人物描写具有浓厚抒情性,增强作品感人力量。③个性化语言:通俗简练,明白晓畅,富于感情
(2)班固,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其父班彪曾撰〈史记后传〉。班固曾被污入狱,其弟班超替其力辩,出狱后任兰台史令,奉诏写史,历经二十余年,完成《汉书》。沿袭《史记》,改《书》为《志》,去《世家》并入《传》,成《纪》12篇、《表》8篇、《志》10篇、《传》70篇四大部分100篇,主要记载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即西汉王朝230年的历史,成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史学地位:史料保存丰富完整,对《史记》作出有益校正和补充。文学价值:工整严谨,别具风格,与《史记》形成一“密”一“疏”两种风格。《苏武传》苏武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对话描写、细节描写的运用,塑造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利禄不可诱,饥寒不能摧,私情不能移的爱国者形象。

《汉书》故事:《请杀张禹》朱云不畏权贵的勇气和正直的品格。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万年教子》对谄媚攀附的讽刺批评。含蓄而又尖锐的笔法。
三、乐府与文人五言诗

“乐府”本为掌管音乐的机构,始设于秦,到了汉武帝时,为了宫廷娱乐和庙堂祭祀的需要,开始大规模采集各地民歌,这些民歌经过加工配乐、后来就称为乐府诗,乃至称为“乐府”。

汉代乐府机关所采编演唱的诗,汉人称“歌诗”,魏晋六朝始称“乐府”或“乐府诗”,多为民歌,也有文人参与创作。后世文人多有仿作,也称“乐府诗”。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乐府歌辞总集,汉乐府民歌多辑在《相和歌辞》、《鼓吹曲辞》和《杂曲歌辞》中。

汉乐府描述真景实况,抒发真情实感;反映社会现实,暴露社会矛盾。这一创作精神,班固归结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的创作精神。它上承《诗经》,下接“建安文学”直至唐杜甫的“新题乐府”,而中唐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则明确从理论上竖起继承汉乐府创作精神的大旗。
现存汉乐府民歌大多是东汉作品,它们广泛而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如《战城南》:“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苍茫而悲凉,控拆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学生灾难。其他名篇还有《上邪》、《陌上桑》、《东门行》、《病妇行》等。东汉未年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的最高成就,也是我国诗歌史上不朽的名篇。

东汉时期还出现了文人模仿乐府形式创作的五言诗。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就是东汉文人五言诗的成熟作品。南朝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

乐府诗以叙事为主,纵使抒情之作,也带叙事性。而古诗十九首以抒情为中心,其叙事写景皆为抒情,常借景抒情、以情融事,甚至直接抒情。大量运用比兴手法和叠字。代表作《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电话:029-33720620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文林路一号